支鏈氨基酸,例如L-亮氨酸,L-異亮氨酸,L-纈氨酸和L-精氨酸對泌乳母豬的乳腺發(fā)育、產(chǎn)奶量、分解代謝狀態(tài)和免疫反應的調(diào)節(jié)具有重要影響。此外,最近有一種假說認為,游離氨基酸可能作為影響腸道微生物活動的因素。本研究旨在評估哺乳母豬在估計營養(yǎng)需要量以上添加支鏈氨基酸 (每頭母豬每天添加 L-纈氨酸、L-異亮氨酸和L-亮氨酸分別為9g、4.5g 和 9g)和L–精氨酸( 22.5 g / d /頭)是否會影響母豬及其子代的生理和免疫指標、微生物組成、初乳和乳成分及生產(chǎn)性能。
    結(jié)果顯示,在飼喂后的41天,添加游離氨基酸組會提高仔豬初生重。支鏈氨基酸提高了第27天母豬血清中葡萄糖和催乳素含量,有提高初乳中免疫球蛋白 ( IgA 和IgM)含量的趨勢,提高了第20天乳中IgA含量,以及提高第27天母豬血液中淋巴細胞比例的趨勢。此外,支鏈氨基酸有降低母豬糞便中Chao1和Shannon微生物指數(shù)的趨勢。支鏈氨基酸組通過普雷沃氏菌科UCG-004,丹毒絲菌科UCG-004,文肯菌科RC9腸道組,伯林密螺旋體進行區(qū)分鑒別。此外,精氨酸提高了第10天母豬血清中的IgM,第27天母豬血清中的葡萄糖和催乳素,以及第27天仔豬血液中的單核細胞百分比和仔豬空腸中核因子ΚB2(NFKB2)重組蛋白(具有干擾病毒復制的能力)的表達,并降低了谷胱甘肽過氧化酶(GPX-2)的表達。精氨酸組母豬糞便菌群被擬桿菌目區(qū)分。支鏈氨基酸和精氨酸組合在27天有提高精胺的趨勢,在20天有提高乳中免疫球蛋白(IgA和IgG)的趨勢,有利于顫螺菌科UCG-005的糞便定植,從而促進仔豬生長。
     綜上所述,飼喂高于母豬產(chǎn)奶量估計需要量的精氨酸(Arg)和支鏈氨基酸(BCAAs)可能通過調(diào)節(jié)母豬的代謝、初乳和常乳成分以及腸道微生物群來提高母豬和仔豬的生產(chǎn)性能、免疫能力和生存能力。
聲明:本文摘譯于https://www.pig333.com,僅用于學習和交流,如有侵權(quán),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(0591-88000967)。
|